「2022年初級會計考試試題題庫」-經濟法基礎試題會計檔案管理
1、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,記賬憑證的保管時間應達到法定最低期限。該期限為()。
A.5年
B.30年
C.10年
D.20年
參考答案:B
參考解析:《會計檔案管理辦法》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,記賬憑證的最低保管期限為30年。
2、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,在會計年度終了后,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,其暫管期限最長不得超過()。
A.1年
B.2年
C.3年
D.4年
參考答案:C
參考解析: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,在會計年度終了后,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一年,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。
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,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。
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得超過3年。
3、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,單位下列資料中,應當按照會計檔案歸檔的有()。
A.固定資產卡片
B.納稅申報表
C.年度預算方案
D.年度財務工作計劃
參考答案:AB
參考解析:選項CD,各單位的預算、計劃、制度等文件材料屬于文書檔案,不屬于會計檔案。
4、下列企業會計檔案中,應當永久性保管的會計檔案有()。
A.會計檔案移交清冊
B.會計檔案保管清冊
C.會計檔案銷毀清冊
D.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
參考答案:BCD
參考解析: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屬于定期保管,保管期限為30年。
5、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。()
參考答案:√
參考解析: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。
6、單位合并后一方存續其他方解散的,各單位的會計檔案應由存續方統一保管。()。
參考答案:√
參考解析:單位合并后原各單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續其他方解散的,原各單位的會計檔案應當由合并后的單位統一保管。
知識點:基本概念
會計檔案是指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等過程中接收或形成的,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,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、圖表等各種形式的會計資料。
1.電子檔案屬于電子檔案。
會計檔案包括通過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、傳輸和存儲的電子會計檔案。
2.文書檔案不屬于會計檔案。
各單位的預算、計劃、制度等文件材料屬于文書檔案,不屬于會計檔案。
知識點:會計檔案的歸檔范圍:
?。?)會計憑證,包括原始憑證、記賬憑證;
?。?)會計賬簿類,包括總賬、明細賬、日記賬、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性賬簿;
?。?)財務會計報告類,包括月度、季度、半年度、年度財務會計報告;
?。?)其他會計資料,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、銀行對賬單、納稅申報表、會計檔案移交清冊、會計檔案保管清冊、會計檔案銷毀清冊、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。
知識點:會計檔案的移交
?。?)單位會計管理機構在辦理會計檔案移交時,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。按規定辦理移交手續。
?。?)紙質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保持原卷的封裝。
?。?)電子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將電子會計檔案及其元數據一并移交,且文件格式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。特殊格式的電子會計檔案應當與其讀取平臺一并移交。
?。?)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接收電子會計檔案時,應當對電子會計檔案的準確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、安全性進行檢測,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。